【教育动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为教育“划重点”

2024年03月19日 11:39  

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肯定2023年教育工作,围绕“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部署了2024年教育重点工作。

1、提高政治站位。会议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编制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更是谋划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得机遇,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坚持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在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大政治中谋划教育强国建设,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和先导力量。

热解读| 新质生产力

(1)提出过程: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2)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3)它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4)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及时应用科技创新成果、布局产业链、围绕战略任务科学布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对教育的影响是: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2、要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把大科学研究范式贯穿高层次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区域创新合作专项行动,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l热解读|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高等教育是龙头,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中之重。报告在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中特别提到“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这可能意味着,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一旦颁布,将可能会在高等教育推出一系列突破性的改革办法、举措,来促进拔尖人才培养,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而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人才的培养等,都将可能围绕报告提到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来布局、推进。

3、要锚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持续巩固深化“双减”成果,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4、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育人新生态新格局,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热解读| 教育家精神

(1)两会解读:对于人才培养来说,核心抓手与最大变量是教师。今年报告中提到“弘扬教育家精神”,就是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教育家精神的提出: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致信中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深刻阐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家精神”于2024年1月入选2023年度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关键词,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核心和重要抓手。

(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从“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到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再到大力弘扬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这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和教师发展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也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成长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上一条:【重要文章】《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一条:【重要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专网 版权所有